“無人駕駛”汽車駛入上海街頭,中國智能網聯建設跑在了全球前沿
3月1日,在位于上海嘉定區的上海國際汽車城內,三輛車頂上裝有小雷達的SUV靜靜地停在博園路路邊,外觀看上去與道路上行駛的一般普通車輛有所不同。走近一瞧,原來是上午剛領上智能網聯汽車開放道路測試號牌的兩輛上汽集團的測試汽車和一輛蔚來汽車的測試汽車,已經迫不及待地希望“上路”了。
隨著《上海市智能網聯汽車道路測試管理辦法(試行)》(簡稱“《辦法》”)的發布和全國首批智能網聯汽車開放道路測試號牌的發放,以及國家智能網聯汽車(上海)試點示范區的建設,上海的智能網聯汽車產業開始走上從研發測試向示范應用和商業化推廣轉變的“快車道”。
“無人駕駛”汽車駛上街頭,車企首次進行“大路考”
如何讓智能網聯汽車在自然交通環境的“快車道”上行駛得更安全是所有相關企業和機構必須要解決的問題,而通過開放道路進行測試,則是解決問題的重要手段之一。當天下午,記者就跟隨上汽集團的一輛名爵iGS測試車從位于第一階段開放測試道路區域內的博園路出發,首批體驗了國內智能網聯汽車的道路測試過程。
上汽集團智能網聯汽車測試工程師石飛坐在駕駛座位上,雙手完全離開方向盤,但測試車會根據車上裝有的360度傳感器和雷達識別紅綠燈、轉向信號、障礙物等。幾分鐘后,記者乘坐的測試車緩慢行駛至此段開放測試道路的盡頭,需要轉彎,在無人操作的情況下,該輛車成功識別出交通信號燈和交通標志,并遵循交通法規,先變道,再停車等候,最后等交通信號燈變成綠燈后成功轉彎。
“我們在開放道路上進行測試,一是希望測試汽車在自然交通環境中的性能,二是希望收集道路上的社會車輛和交通參與者的數據,分析后對我們的智能網聯汽車進行優化。”石飛介紹。
根據本市的道路交通實際情況和第三方機構對相關道路的評估,以及智能網聯汽車的研發規律,此次上汽集團和蔚來汽車進行測試的開放道路僅僅是第一階段的智能網聯汽車開放測試道路,其安全性高而風險等級低,包括博園路(墨玉南路至安研路路口),長度2.7公里;博園路(安虹路至安智路路口),長度0.9公里;北安德路(安禮路至安智路路口),長度2.0公里,共5.6公里道路。
“下一階段,我們會根據數據監控和車輛的表現逐級開放出更多的公共道路用于測試,即‘大路考’,最終將逐步拓展至嘉定區安亭鎮全鎮,以及一些城市快速路、高速公路、商場、停車庫等特殊場景。”上海國際汽車城(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榮文偉表示,再過一兩個月,我們大概就會開放出10條開放測試道路供越來越的拿牌測試車進行“大路考”。
從“封閉”到“開放”,“大路考”是實現智能網聯關鍵
2016年6月7日,位于上海國際汽車城內的國家智能網聯汽車(上海)試點示范區的兩個封閉測試區即投入運營。一年半以來,已有上汽、寶馬、福特、蔚來、沃爾沃、德爾夫等40多家企業在封閉測試區內的200多個測試場景中共累計進行了超過400天次的測試。雖然封閉測試區內也裝有LET-V、DSRC等多模式通信環境,被北斗導航、GPS等4套高精地圖覆蓋,也會有假人、假房子、障礙物等模擬真實交通場景,但與封閉測試區相比,開放測試道路所承擔的“大路考”相比則可以提供更為豐富的路況場景和數據信息,為我國的智能網聯建設提供基礎。
“例如,封閉測試時,我們目前只能設置假人在距離汽車6米時竄出,現在我們在挑戰3米,但在自然交通環境下,一旦有行人進入機動車道,與汽車的距離很可能就是1米或者0米以內。這種真實的場景將為我們提供更為真實的研發數據。”上汽集團前瞻技術研究部總經理張程舉例。
為了保障“大路考”的順利進行,上海市不但出臺了《辦法》,為上路測試汽車頒發牌照,還組織成立智能網聯汽車道路測試評審專家組,定期召開專家組評審會議,并委托上海市智能網聯汽車制造業創新中心作為第三方機構,受理智能網聯汽車道路測試主體提出的測試申請。
眾所周知,目前歐美等國參與智能網聯汽車的研發測試多為企業自主行為,政府的參與度尚淺,為何我國從智能網聯汽車發展伊始即選擇為政府、企業、高校科研院所等幾方合作的方式?“我們要發展的是智能網聯汽車,在‘智能網聯’汽車這四個字中,我們要強調‘網聯’,網聯需要城市基礎設施為支撐,因此這就需要政府、企業、研究機構等多引擎進行推動。”榮文偉表示,當中國的智能網聯汽車獲得成功時,不僅企業把智能駕駛汽車研制出來了,而且政府也把網聯環境建設完成。
因此,在第一階段開放測試道路正式使用之前,嘉定區和上海國際汽車城就對道路進行智能化改造,例如,在所有路段以及7個路口的紅綠燈中裝上了符合中國和美國標準的通訊設備,使測試車不僅可以通過車上的雷達發現“目標”,還能與紅綠燈等“目標”進行“對話”。上海國際汽車城介紹,未來被納入開放測試道路的所有區域路段在正式使用之前都會根據測試要求進行相應的智能化改造,以符合未來智能網聯社會的發展需求。
“入場資格”、交通違法責任認定等都有法可依
智能網聯汽車在一定程度上又被俗稱為“無人駕駛”汽車。“無人駕駛”汽車駛上真正的道路,又該如何保證汽車和行人的安全?
記者從市經信委了解到,為了加強智能網聯汽車道路測試的安全保障,在測試車輛進行“大路考”前,會對測試車輛、道路、駕駛人等多方面進行全面的評估分析,加強對道路測試突發情況的預判,完善工作機制,制訂相關的應急預案,做好道路交通安全保障。“除此之外,我們還在和保險公司進行溝通,除了《辦法》里規定的500萬的保險外,希望盡快推出有針對性的保險產品。”市經信委副主任黃甌表示。
若智能網聯汽車在測試中真的發生了交通事故,責任又該怎樣認定?上海市公安局交警總隊政委曹光毅指出,《辦法》明確規定,在整個智能網聯汽車測試過程中,所有的違法行為,比如發生的交通事故,都由屬地公安機關、交管部門負責違法、事故處理;如果為有責事故,則測試主體單位要負民事賠償責任,測試駕駛員同樣要負事故的駕駛人的責任。“開放測試道路上的測試過程中所發生的所有事故,都按照現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和《上海市道路交通安全條例》予以處置。”
隨著與智能網聯汽車相關法律法規以及基礎設施的逐步完善,也為企業的科研裝上了“新動能”。“現在進行開發道路測試,上汽計劃在2019年推出高速公路的自動駕駛,在2020年實現中心城區最復雜的工況下的自動駕駛。”張程表示。(上觀新聞 張煜)